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 >> 教育学 >> 教育学真题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311教育学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研圣考研版)

2022-07-26

598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结束,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研圣考研网在考研初试后及时为各位考研考生梳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311教育学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内容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教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 )

A. 实验教育学—狄尔泰—分析与批判

B.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

C. 文化教育学—布雷岑卡—理解与唤醒

D. 批判教育学—弗莱雷—批判解放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育学多样化阶段。A选项中狄尔泰属于文化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分析与批判属于批判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B选项中实验与观察属于实验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C选项中,布雷岑卡属于元教育学的首倡者,不属于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故该题选D。

2. 缺失

3. 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 )

A. 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

B. 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

C.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动

D. 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育的社会制约性。A选项中乡村教育规模日益缩小,体现了经济发展对教育规模的制约作用。B选项体现了社会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C、D选项与社会发展无关。故该题选A。

4. 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自然生长状态下”意味着教育顺应自然天性,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原则,故该题选A。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各时期教育目的综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始终坚持( )

A. 培育四有新人

B.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 发展核心素养

D. 社会主义性质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

A. 制度化教育弊端

B. 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C. 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D. 学习化社会来临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由于学校教育内容陈旧,学校所输送的人才并没有受到恰当的训练,因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就出现了教育成果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故该题选A。

7. 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 )

A. 正式的课程

B. 教师理解的课程

C. 理想的课程

D. 学生经验的课程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古德莱德的五种课程类型。“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是指学生理解到的知识,对应的是学生经验的课程,故该题选D。

8. 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的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其他任何品格都是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 )

A. 存在主义 B. 永恒主义

C. 实用主义 D. 要素主义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存在主义主要观点是使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并且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故该题选A。

9. 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B. 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C. 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

D. 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小组合作的基本模式。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包括四个步骤:教师授课、小组学习、个人测验、成绩积累,学生通过个人测验与自己先前的成绩作比较,然后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故该题选A。

10. 缺失

11. 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 )

A. 学习者 B. 教育管理者

C. 研究者 D. 家长代理人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师的角色扮演。“给学生上语文课”对应“知识的传播者”;“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对应“学生心灵的培育者”;“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对应“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故该题选B。

12.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 )

A. 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

B. 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人

C. 学会教人、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D. 学会教人、学会育人、学会创新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热点内容。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作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依据,该文件明确规定师范毕业生的要求有: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故该题选C。

13. 2018年9月10日,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个战略强调了( )

A. 教育重构社会秩序的功能

B. 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C. 教育是确定社会发展方向灯塔

D. 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钥匙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热点内容。将教育比作“先手棋”意味着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并不能表现出“最重钥匙”“确定方向”“重构秩序”的功能,这几种说法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功能。故该题选B。

14. 缺失

15. 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

A.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 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 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王守仁的教育观。“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出自孟子的《孟子》,“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出自荀子的《荀子》,“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出自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出自王守仁的《尊经阁记》,王守仁主张,经书作为教材,不是为了讲学记诵,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普遍的永恒的真理,我们要坚持儒学教育,因此本题选择D。

16. 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 )

A. 福建、广东 B. 江苏、浙江

C. 浙江、福建 D. 广东、江苏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洋务派留学教育中的幼童留美。据史料可考,四次留学的学生籍贯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其中广东省共84人,江苏省共20人,属于人数最多的两省,因此本题选择D。

17.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

A. 经正女学 B. 南洋公学

C. 广雅书院 D. 通艺学堂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之一是兴办学堂,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培养维新骨干的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等,一类是领风气之先的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例如张元济的通艺学堂、徐树兰的绍兴中西学堂、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广雅书院是由张之洞创办。因此本题选择C。

18. 缺失

19. 1921年,巴顿教育调查团对中国基督教教育展开调查,提出了所谓“更有效率,更基督化和更中国化的建议,其中“更基督化”是指( )

A. 增加宗教必修课程 B. 强化礼拜等宗教仪式

C. 以宗教精神影响学生 D. 非信教学生不得入学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收回教育权中的基督教教育。巴顿调查团的“更基督化”主要是要体现在精神与目的上,不关注课程开设的数量、礼拜的仪式等方面,因此本题选择C。

20.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教育方面提出了( )

A. 实行教育普及化 B. 推动教育实用化

C. 提倡教育科学化 D. 推动教有方法论化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1922年7月,在中共二大大会上通过的《大会宣言》明确提出“改良教育制度,实施教育普及”,因此本题选择A。

21. 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陶行知 D. 陈鹤琴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陶行知的“小孩也能做大事”。陶行知认为教师应该进行自我教育就应该聘请“第一流的教授”,每个老师都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因此本题选择C。

22.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

A. 民主大众科学的文化教育 B. 民主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C. 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教育 D. 民族科学革命的文化教育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毛泽东明确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因此本题选择C。

23. 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 )

A. 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B. 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C. 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D. 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教育史中国民政府各级教育的发展。在1932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制度,高中文理不分科等。因此本题选择A。

24. 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 )

A. 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

B. 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

C. 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D. 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古印度的教育概况。古印度实行种姓教育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婆罗门种姓作为最高等级享受最完备的教育特权。因此选择D。

25. 古代罗马共和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

A. 道德与公民教育 B. 知识与技能教育

C. 自由教育 D. 骑士教育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古罗马共和时期教育概况。古罗马共和早期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目标是培养军人—农民,所以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军事、农事为主。选项B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则是古罗马共和后期私立教育的主要内容,不符合题干中家庭教育要求;自由教育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提高文化素质的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的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均不符合题干古罗马的要求。因此本题选择A。

26.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新教教育的主要区别为( )

A. 具有精英性与平民性 B. 现代与古典性

C. 实践性与理论性 D. 职业性与学术性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文艺复兴人文教育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产生的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人文性、古典性、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代表人物伊拉斯谟等人也都是少数上层贵族精英分子,而宗教改革则是最早由马丁路德等普通民众发起的一场改革运动。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和新教教育主要区别是精英性与平民性的区别。因此,答案选择A。

27. 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 )

A. 人为教育、事物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

B. 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

C. 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

D. 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和谐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但自然的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回归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本题选择A。

28.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 )

A. 皇家中学 B. 文实中学

C. 实科中学 D. 综合中学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德国19世纪中等教育概况。近代以来,德国世俗势力大大发展,中等教育的发展主题便是满足普通劳动群众的需求,于是反映普通劳动群众的实科中学产生了。实科中学产生晚,主要内容是实用学科,成为了后来欧美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皇家中学属于欧洲早期贵族学校,不符合19世纪中等教育满足世俗教育的主题,文实中学是美国19世纪的主要中等教育形式,综合中学同样是美国的一种中等教育形式。因此,本题选择C。

29.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 )

A.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

B. 伦敦大学的成立

C. 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

D. 伯明翰学院的开办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概况。19世纪后,工业革命的进行要求大学研究、教授实用的新课程,为了与古典大学相抗衡,满足富裕的中产子弟的需要,英国兴起了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标志着新大学运动的开始。1829年,议会在伦敦设立了“国王学院”。1836年将伦敦大学学院与国王学院合并为伦敦大学。因此,本题选择B。

30. 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 )

A. 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B. 人类教育问题:科学

C. 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

D. 学校教学目的的高级艺术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乌申斯基的教育观点。关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教育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应该是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论或教学规则问题,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人生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因此,本题选择C。

31.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

A. 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B. 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C. 高等教育大众化

D. 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哈多报告》的背景、内容和评价。二战前,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就业机会相对扩大,处于下层社会的英国民众强烈要求中等教育向大众开放。而《哈多报告》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哈多报告》是英国关于中等教育的报告,而不是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因此,本题选择B。

3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

A. 泛爱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进步主义教育 D. 自然主义教育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返回基础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要素主义教育的观点。返回基础运动针对中小学校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问题而开展。主要内容有:小学阶段加强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学阶段教学重点在于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历史等科目;强调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严明纪律等。“返回基础”运动实质上是美国的一种恢复传统教育的思潮,强调严格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而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同样是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严格训练。因此,本题选择B。

33. 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

A. 编制实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校课程

B. 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

C. 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D. 学校课程内容应贯穿渗透基督教精神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国教育史中改造主义的观点。改造主义主张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制课程,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而要素主义主张以人类文化中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永恒主义主张把古典学科作为中心内容;新托马斯主义主张学校要以基督教宗教神学为主要内容渗透基督教精神。因此,本题选择A。

34. 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

A. 情境性 B. 客观性

C. 社会性 D. 主动性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强调知识知识学习的情境性。故选A。

35.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

A. 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B. 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C. 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D. 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心理需要的类型。该理论强调人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B选项中“自己规划假期活动”体现的是自主需要。故选B。

36.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细加工 D. 资源管理策略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的类型。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生成策略、做笔记、提问策略、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类型。题干中在记忆过程中,运用情境来帮助记忆属于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故选C。

37. 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是( )

A. 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人物中的身高

B. 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C. 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D. 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中问题的分类。根据问题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是指问题给定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用于转换状态的方法的一项或几项缺乏明确界定。D选项“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明确的界定。故选D。

38.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A. 接受水平 B. 组织水平

C. 性格化水平 D. 反应水平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情感领域目标。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情感教学目标分类,情感目标分为五级,分别是接受、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题干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对应的是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水平。故选C。

39.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

A. 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B. 基础研究 定量研究

C. 应用研究 定性研究 D. 应用研究 定量研究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教育研究的类型。“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是研究理论,属于基础研究,不是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强调量化,属于定量研究,不是定性研究。故选B。

40. 某研究者对5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性别,年级,专业的关系,最恰当的取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随机抽样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抽样的方法。抽样的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适合总体成分复杂,各成分间差异较大的大样本,能够兼顾层与层之间的差异,有效地降低抽样误差,比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根据学生人数按比例进行抽样。题干中问卷调查涉及样本比较复杂,最恰当的取样方法应为分层随机抽样。故选C。

41. 研究者在研究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时,以“师生关系”“学习动机”为关键词,以“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并合为检索关系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若他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正确操作是( )

A. 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

B. 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改为CSSCI

C. 关系词由“并”改为“或”

D. 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C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文献检索要求。题干表示研究者“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以此可推出正确答案。A、B、D三个操作均属于缩小范围操作。只有C选项关系词由“并”改为“或”,即可搜索出“师生关系”,也可搜索出“学习动机”,属于扩大检索范围操作。故选C。

42. 为了比较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在语文“草船借箭”教学中的不同效果。某小学语文教研组从全部五年级12个自然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并选择了三位教学水平接近的教师任课,该实验属于( )

A. 单因素 真实验 B. 单因素 准实验

C. 三因素 真实验 D. 三因素 准实验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单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只施加一种实验因素的实验(单因素实验一般设1-3个水平不等)即只有一个自变量。多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施加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因素的实验,即有多个自变量。题干中“比较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是一个教学法自变量的三个水平,属于单因素实验;“从全部五年级12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是从12个班中整群抽取了三个班,并没有打乱班级秩序,没有随机分派被试,属于准实验。故选B。

43. 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法 B. 行为检核法

C. 时间取样法 D. 轶事记录法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A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是幼儿游戏的冲突事件,是属于事件取样,选A。行为取样法观察的是个体的行为,排除B,时间取样法观察的是特定时间内行为是否出现,出现的频次及其持续的时间,排除C,轶事记录法是观察有价值的事,观察较为随意,排除D。

44. 某研究者对15位优秀乡村教师的教学日记进行了逐级编码分析,以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 )

A. 行动研究 B. 叙事研究

C. 民族志研究 D. 扎根理论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D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而形成理论。扎根理论需要对研究要素进行逐级编码,因此本题答案D。

45. 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抽祥误差 D. 操作误差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B

【中公考研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误差类型。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指人们不可控地发生了一些偶然事件导致影响了学生的测试结果。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误差,如计算班级平均分时四舍五入而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抽样过程中造成的误差。操作误差指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结果,这种结果可以避免,是可控的。因此本题选B。

辨析题

46.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教师这个职业永远不可替代。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如“传授者”“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以及“研究者”等。其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合作性、长期性、专业性。

(3)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获得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但是科技也有缺点,首先科技缺乏创新能力,不具有创造性,而教师工作又是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其次,科技缺乏“育人”功能,难以对学生进行精神上、感情上的影响。最后,再好的科技都是由人创造,教师也必须是幕后操纵者。综上所述,教师职业不可能被取代,该观点是正确的。

47.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和教学是可以分开的。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赫尔巴特在道德教育理论中系统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性教学原则。他系统阐述了道德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认为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而道德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教学的最高的目的是培养德性。赫尔巴特将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主要是为了形成道德观念,知识越多,品德才越好。

(3)因此,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和教学是不可以分开的,该说法错误。

48. 人不可能在一无所知的领域进行创造。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一种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3)知识经验是影响人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知识经验与创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的知识是创造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知识基础,就根本谈不上创造。就知识本身而言,不仅其量的多少会影响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其质的水平,那些具备了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表征的知识,是高质量的知识,能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此表述是正确的。

简答题

49. 简要说明下列各自体现的教学原则: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2)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有关材料的具体含义以及体现的教学原则具体如下: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出自《论语》。这句话的含义是:“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体现的是孔子教学原则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2)“杂施而不孙,坏乱而不修。”出自《学记》。这句话的含义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体现的是《学记》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这句话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的是《学记》中的“启发诱导”原则,教师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

50. 泰勒主张普通中学在确立各科课程目标过程中,向学科专家咨询的问题应该是“你们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你们这门学科对外行公民有什么贡献?”而不是请教他们“将来要在该领域从事高深研究的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学。”请概括泰勒关于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合理性。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教学评价之父”。泰勒原理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四个步骤,一直被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框架。

(2)根据材料可概括出泰勒关于课程目标设计的观点:课程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基础性,要综合考虑知识体系、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等因素。

(3)其合理性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所以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要考虑目标的基础性,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而不是仅仅面对“将来要在该领域从事高深研究的学生”。

51. 简述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背景:伴随着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中学生毕业的压力加大。同时,由于美国四年制大学年限长、费用高,不利于吸收更多的高中毕业生。

(2)发展:1892年,芝加哥大学率先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第二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相应的,课程也分为两种,前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中等教育,后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专业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立了“初级证书”制度,规定学生在读完第一阶段的两年并取得“初级证书”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一些原来属于中等教育范畴的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或增加中学后课程(大学1~2年级),或改为初级学院。

(3)特点:招收高中毕业生,传授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由地方社区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

(4)评价: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高等教育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需要的产物。

52. 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是反映活动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一种实践性知识,如方法、策略类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操作技能也叫运动技能或动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骨骼肌肉的随意动作组成的,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等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扩展性等特点。在操作技能中按照是否需要操纵一定的工具,分为操纵器具的操作技能和机体操作技能。

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在于:

(1)程序性知识和技能的区别在于,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而程序性知识内隐在活动的动作方式中。换言之,程序性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条件。

(2)按照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操作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因此,程序性知识包含操作技能,是操作技能的上位概念。

53. 某研究者在女童辍学原因调查中,对一位母亲进行了访谈。请指出下列访谈片段中涉及的三项访谈技巧,简要评价其使用情况。

访谈者:您女儿辍学了,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满脸迷茫)什么?

访谈者:我是说你女儿不念书了,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不可惜,女孩子读两三年就行了。

访谈者:我不同意您的观点,让你女儿把小学念完,好不好?

母亲:不行!大了不能念了!(气氛紧张短暂沉默)

访谈者:您平时看电视吗?

母亲:不看,不懂他们在干啥?

访谈者:你丫头看电视吗?

母亲:看,她能看懂,还会给我讲。

访谈者:他为什么看得懂?

母亲:呃,他念书了呗!

访谈者:念书有用?

母亲:当然了,她很聪明,有时候也会看报纸,借书看。

访谈者:既然念书好,就可以让他继续念,将来更有出息呢?

母亲:念书是好,但是不能再念了,念了谁做饭?

改编自白芸《质的研究指导》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第一种访谈技巧:提问语言要生活化。

评价:访谈者提问家长是用到“辍学”一词,家长并不理解,本词属于专业词汇,所以需要更加贴近被访谈者认知水平进行提问。

(2)第二种访谈技巧:访谈者发问的语气、方式应保持中立。

评价:访谈者没有保持语言中立,他问“孩子不上学了你觉得可惜吗?”“让他念完小学好不好?”这些话有一定的引导性,言语表达较为激进。这样会导致访谈难以顺利进行。

(3)第四种访谈技巧:访谈过程中要使访谈在轻松、愉快、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评价:由于访谈者没有保持中立,导致气氛不愉快,访谈对象“面带怒气”。一度使访谈难以持续。

(4)第三种访谈技巧:追问的技巧。在访谈中若出现访谈对象的回答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情况,可以采取重复问题、复述回答、表示理解与兴趣、停顿、提出中性问题或评论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弄清问题症结所在。

评价:善于追问,适时、适度地进行追问。材料中的访谈者从“看电视”的问题回答中,逐渐深入追问家长“女儿上学有用”和“女儿应不应该继续上学”的问题。非常有策略,对上学的价值问题有一个迂回、委婉又通俗易懂的对话。

(5)第五种访谈技巧:提问的技巧。

评价:访谈者要可访谈对象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材料中的访谈者后来意识到“辍学”这个词家长并不理解,了解到家长的文化知识程度,随后立刻改为“不念书”;后续也没有说“学生”而是“丫头”,语言非常自然化,亲近,可以拉近与访谈对象的沟通感。

论述题

54. 根据材料回答下述问题。

材料:小马对二战历史很感兴趣,读过相关的书《秘密战争》,之前在语文课上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丘吉尔在带领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后就被英国人民抛弃了”。小马说“老师我为丘吉尔不值,他在二战期间做了了不起的决定,但他没说”。老师让他讲一下,他说“在二战期间,英军破译了德国的通信译码,通过译码知道了德国在考文垂安置了炸弹,救考文垂,德军就知道了英国知道了译码,最后丘吉尔决定不提前通知考文垂,就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小马认为,丘吉尔的目的是为了用少数人换更多数人的生命。

老师引导:你们认为对吗?

大家都不说话,全班同学都沉默了,过了几分钟老师又问一遍,班里有些同学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师得到了大家无声的回应,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对吗?

小苏:从长远看,如果这样可以救更多人,那就对。

小艾: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老师立马反问小艾,救自己同胞,牺牲他人就对吗?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存权不重要吗?

(1)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的道德认知判断。

(2)上述课程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课程思政的特点。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①小马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要尊重法律权威以及权威思想。小马认为丘吉尔的想法就是权威。所以他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②小苏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的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时,他就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材料中小苏从长远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救考文垂,英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加速战争的结束,可以救更多的人。

③小艾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材料中,小艾认为“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2)①讨论可以使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②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思考的兴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个性得到不断发展。

③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①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4)第三种访谈技巧:追问的技巧。在访谈中若出现访谈对象的回答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情况,可以采取重复问题、复述回答、表示理解与兴趣、停顿、提出中性问题或评论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弄清问题症结所在。

评价:善于追问,适时、适度地进行追问。材料中的访谈者从“看电视”的问题回答中,逐渐深入追问家长“女儿上学有用”和“女儿应不应该继续上学”的问题。非常有策略,对上学的价值问题有一个迂回、委婉又通俗易懂的对话。

(5)第五种访谈技巧:提问的技巧。

评价:访谈者要可访谈对象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材料中的访谈者后来意识到“辍学”这个词家长并不理解,了解到家长的文化知识程度,随后立刻改为“不念书”;后续也没有说“学生”而是“丫头”,语言非常自然化,亲近,可以拉近与访谈对象的沟通感。

论述题

54. 根据材料回答下述问题。

材料:小马对二战历史很感兴趣,读过相关的书《秘密战争》,之前在语文课上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丘吉尔在带领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后就被英国人民抛弃了”。小马说“老师我为丘吉尔不值,他在二战期间做了了不起的决定,但他没说”。老师让他讲一下,他说“在二战期间,英军破译了德国的通信译码,通过译码知道了德国在考文垂安置了炸弹,救考文垂,德军就知道了英国知道了译码,最后丘吉尔决定不提前通知考文垂,就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小马认为,丘吉尔的目的是为了用少数人换更多数人的生命。

老师引导:你们认为对吗?

大家都不说话,全班同学都沉默了,过了几分钟老师又问一遍,班里有些同学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师得到了大家无声的回应,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对吗?

小苏:从长远看,如果这样可以救更多人,那就对。

小艾: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老师立马反问小艾,救自己同胞,牺牲他人就对吗?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存权不重要吗?

(1)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的道德认知判断。

(2)上述课程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课程思政的特点。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①小马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要尊重法律权威以及权威思想。小马认为丘吉尔的想法就是权威。所以他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②小苏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的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时,他就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材料中小苏从长远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救考文垂,英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加速战争的结束,可以救更多的人。

③小艾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材料中,小艾认为“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2)①讨论可以使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②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思考的兴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个性得到不断发展。

③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①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4)第三种访谈技巧:追问的技巧。在访谈中若出现访谈对象的回答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情况,可以采取重复问题、复述回答、表示理解与兴趣、停顿、提出中性问题或评论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弄清问题症结所在。

评价:善于追问,适时、适度地进行追问。材料中的访谈者从“看电视”的问题回答中,逐渐深入追问家长“女儿上学有用”和“女儿应不应该继续上学”的问题。非常有策略,对上学的价值问题有一个迂回、委婉又通俗易懂的对话。

(5)第五种访谈技巧:提问的技巧。

评价:访谈者要可访谈对象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材料中的访谈者后来意识到“辍学”这个词家长并不理解,了解到家长的文化知识程度,随后立刻改为“不念书”;后续也没有说“学生”而是“丫头”,语言非常自然化,亲近,可以拉近与访谈对象的沟通感。

论述题

54. 根据材料回答下述问题。

材料:小马对二战历史很感兴趣,读过相关的书《秘密战争》,之前在语文课上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丘吉尔在带领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后就被英国人民抛弃了”。小马说“老师我为丘吉尔不值,他在二战期间做了了不起的决定,但他没说”。老师让他讲一下,他说“在二战期间,英军破译了德国的通信译码,通过译码知道了德国在考文垂安置了炸弹,救考文垂,德军就知道了英国知道了译码,最后丘吉尔决定不提前通知考文垂,就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小马认为,丘吉尔的目的是为了用少数人换更多数人的生命。

老师引导:你们认为对吗?

大家都不说话,全班同学都沉默了,过了几分钟老师又问一遍,班里有些同学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师得到了大家无声的回应,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对吗?

小苏:从长远看,如果这样可以救更多人,那就对。

小艾: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老师立马反问小艾,救自己同胞,牺牲他人就对吗?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存权不重要吗?

(1)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的道德认知判断。

(2)上述课程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课程思政的特点。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①小马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要尊重法律权威以及权威思想。小马认为丘吉尔的想法就是权威。所以他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②小苏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的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时,他就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材料中小苏从长远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救考文垂,英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加速战争的结束,可以救更多的人。

③小艾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材料中,小艾认为“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2)①讨论可以使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②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思考的兴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个性得到不断发展。

③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①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中公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概念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和变量的过程。其步骤为:

①对“认同感”概念进行澄清与界定。认同感属于主观感觉,难以直接测量,因此首先对“线上教学认同感”是什么进行解释,以操作的方式来表示,标明因变量是能被察觉和测量的。

②列出“认同感及影响因素”的可能维度。基于认同感可以列出概念的维度,如从情感态度、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五个方面设计问卷。

③设立“认同感”测量指标。测量指标就是在概念维度下,建立更具体的测量项目。材料中每个维度下各有4个具体的测量题目。

(2)预调查后需要进行以下检验:

①项目分析。项目分析就是根据试测结果对组成测验的各个题目进行分析,从而删减题目,通过保留分辨度高的题目,来提高问卷质量。

②对问卷主体部分进行信度检验。检验测验所得的分数是否真实的反映被调查者的情况。主要信度测验方法有:重测信度法、复本信度法、分半信度法、评分者信度法等。

③对问卷主体部分进行效度检验。效度就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测量的效度与测量的目标有密切关系,主要检验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3)调查完成后可以通过描述数据和统计检验来进行分析:

①描述统计。

首先进行频率分析,统计学生性别、年龄、生源地、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等的分布情况;

其次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和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趋势等。

再者借助相关系数来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题干中所有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例如情感态度与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之间分别的相关系数,可以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进行。

②统计检验。可以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测算如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学生在情感态度、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等。

以上就是研圣考研小编整理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311教育学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研圣考研版)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更多教育学考研相关试题,敬请关注研圣考研教育学考研试题频道!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帖子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 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进行删帖处理。
上一篇 没有了!

研圣考研热门课

友情链接: 搜友外链 宝贝屋礼物网 代写英文essay MBA毕业论文